蛋仔派对弹古筝?这份乐谱让你轻松hold住全场
凌晨两点半,我瘫在沙发上刷手机,突然看到群里有人问:"蛋仔派对那种欢快的调调能用古筝弹吗?"作为一个古筝业余十级选手(虽然证书早就找不到了),我猛地坐直身子——这题我会啊!
为什么古筝和蛋仔派对意外地配?
说实话,第一次听到要把游戏BGM改编成古筝曲时,我差点把嘴里的可乐喷出来。但仔细想想,《蛋仔派对》的配乐其实藏着不少小心机:
- 节奏明快:基本都是120-140BPM的循环段落,和古筝轮指技巧绝配
- 旋律简单:主旋律很少超过两个八度,正好在古筝中音区舒适圈
- 和声干净:大多采用I-V-IV这种基础走向,改编时不用纠结复杂和弦
上周我在小区中秋晚会上试弹改编版,台下小朋友听到熟悉的旋律直接开始蹦迪,场面一度失控...
必备改编小技巧
别急着找谱子,先记住这几个血泪教训换来的经验:
原曲元素 | 古筝替代方案 | 示例指法 |
电子鼓点 | 左手掌击琴板 | 在"咚"时用掌心拍侧板 |
合成器音效 | 泛音+滑音组合 | 7号弦泛音后立即上滑 |
人声采样 | 快速托劈组合 | 连续十六分音符轮指 |
最要命的BPM问题
原版142的变态速度,刚开始练的时候我右手小指抽筋了三次。后来发现:
- 把D调定弦调高半个音(E调)能减少按弦幅度
- 把4/4拍改成2/4拍,每小节只弹强拍
- 高潮部分改用扫摇技法,比单音轮指省力30%
实测好用的三首改编谱
翻烂了《民族乐器数字化记谱规范》,终于搞出这几个亲测有效的版本:
1. 主界面BGM《蛋仔扭扭》
最难的是开头那段"滴滴嘟嘟"的电子音效,最后发现用以下组合完美复刻:
- 第6弦7品泛音(模仿"滴"声)
- 立即下滑到9品(模仿"嘟"声)
- 配合左手快速点按13品
副歌部分记得把原版钢琴柱式和弦改成琶音,否则听起来像在杀鸡...
2. 淘汰赛专属《翻滚吧蛋仔》
这首的魔性在于那个不断循环的贝斯线,我的解决方案是:
- 全程用筝码左侧压弦演奏
- 低音区用大指连续托劈
- 每小节第三拍加入指甲刮奏
注意!弹到1分22秒那个急转弯音效时,务必提前把21号弦调松半音,否则根本来不及按出那个降si。
3. 胜利结算《糖豆人蹦迪》remix版
这首其实是隐藏彩蛋,要连赢三把才会触发。改编时最头疼的是:
- 原版有段萨克斯solo
- 古筝的fa和si要快速交替
- 还得保持160的恐怖速度
后来在《王中山现代筝曲技法》里找到灵感——用右手同时拨两根相邻弦,左手在筝码右侧快速点按,居然真能模拟出萨克斯的沙哑感。
演出翻车实录
上个月社区表演时,我自信满满选了《翻滚吧蛋仔》,结果:
- 弹到一半发现定弦器没锁紧,所有音高慢慢跑偏
- 高潮部分指甲胶带突然开裂
- 最后那个炫技的七连滑音直接变成车祸现场
不过台下玩蛋仔的小朋友们根本听不出来,反而跟着跑调的旋律蹦得更欢了...所以别怕失误,这曲子本来就是要闹腾才够味。
现在每次练琴,隔壁小孩都会趴在窗台上问:"姐姐今天要弹蛋仔吗?"看来游戏音乐和民乐的次元壁,早就该打破了。要是你也试过用古筝弹游戏BGM,欢迎来交流那些令人头秃的改编瞬间——我冰箱里还有半打可乐,够熬好几个通宵了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