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寿抽奖活动的品牌推广策略
中国人寿抽奖活动:这样玩转品牌推广更出圈
最近在小区门口看见张阿姨举着手机跟街坊炫耀:"看看我这新买的血压仪,中国人寿抽奖中的!"周围人围成一圈问怎么参加,这场景让我想起菜市场抢购特价鸡蛋的热闹劲儿。中国人寿这波抽奖活动,确实把品牌渗透到老百姓的日常里了。
一、活动设计藏着哪些小心机
去年重阳节那场"银龄守护"抽奖,我家老爷子天天盯着APP签到。奖品从智能手环到体检套餐,全是老年人用得上的物件。这种精准匹配就像给不同顾客量体裁衣:
- 时间选择:春节发年终奖时推"开门红"抽奖
- 场景渗透:儿童节送教育金保险体验券
- 奖品设计:三四线城市网点放电动车,一线城市推智能家居
保险公司 | 活动频次 | 中奖率 | 传播渠道 |
中国人寿 | 季度性+节日专题 | 15%-20% | 线下网点+微信生态 |
平安保险 | 年度大促为主 | 8%-12% | APP弹窗+短信推送 |
1. 传播渠道的立体组合拳
上周去银行办业务,大厅的抽奖转盘前排着队,工作人员边指导操作边介绍新产品。这种线下获客+线上裂变的模式,就像火锅配冰粉——相辅相成。微信服务号推送的抽奖链接,经常带着"邀请三人参与多一次机会"的提示,我表弟家族群转发后被舅舅误以为是诈骗链接,闹了个大笑话。
二、让用户变成自来水
同事小王中了个空气炸锅,朋友圈晒图时特意@中国人寿官微。这种用户自发传播就像滚雪球,越滚越大。观察他们的运营策略,有三招特别见效:
- 中奖公告做成短视频,真实用户出镜更有说服力
- 未中奖用户送电子优惠券,降低参与失落感
- 设置地区排行榜,激发老乡间的较劲心理
2. 数据驱动的迭代优化
据《保险数字化运营年度报告》披露,中国人寿每次活动后都会分析三类数据:40岁以上用户的参与时段、三四线城市偏好奖品类型、分享裂变的关键传播节点。这种用数据做导航的运营方式,就像老司机开车——既稳又准。
三、品牌温度藏在细节里
去年暴雨期间,他们临时增加"防汛物资"抽奖选项。这种应景设计让商业活动有了人情味,就像寒冬里递来的一杯热茶。在社区活动中设置的"银发专场",工作人员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参与,这份耐心比奖品更暖人心。
现在走过中国人寿网点,总能看到拿着奖品出来的笑脸。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品牌渗透,或许就是抽奖活动最大的成功。下次看到他们的活动海报,不妨也试试手气——毕竟连我家楼下便利店老板都中过两回大米呢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