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摸鱼写的蛋仔派对怪物建模指南
凌晨1点23分,咖啡杯见底的时候突然想明白件事——你们要的压根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建模教程对吧?更想要的是像我这样边啃薯片边捣鼓出来的实战心得?行,那就聊聊怎么用Blender给蛋仔派对捏那些丑萌丑萌的小怪物。
一、建模前的灵魂拷问
去年给某游戏外包做角色时踩过的坑:甲方说要"可爱中带点诡异",结果交稿被打了三次回票。后来发现蛋仔系怪物的黄金法则是:
- 圆润度要够——至少70%部位得是球体变形
- 五官必须错位——眼睛间距拉开到正常人1.5倍
- 材质得反常识——比如毛茸茸的金属、会流动的石头
错误示范 | 正确操作 |
规整的对称造型 | 故意把左耳调大15% |
写实纹理 | 用噪波贴图制造橡皮糖质感 |
二、从球体开始的魔改之路
刚打开Blender那会我也懵,直到发现Ctrl+Shift+B这个神器——选中球体边缘直接倒圆角,瞬间就能搞出蛋仔标志性的鼓腮帮子。
1. 基础形体三连击
- 用表面细分修改器前先加支撑环线,否则会变成融化的冰淇淋
- 缩放工具要配合S+Shift+Z锁定轴向,不然怪物会像被门夹过
- 记得开启自动镜像!除非你想体验凌晨三点发现左右不对称的绝望
(突然发现烟灰缸里堆了三个烟头...继续)
2. 五官的玄学摆放
参考过《游戏角色设计心理学》里的数据:人类对萌系角色的瞳孔位置特别敏感。经过二十多次测试,得出这些鬼畜参数:
- 眼睛中心点要低于头部中线5-8%
- 嘴巴宽度最好是眼距的1.2倍
- 腮红区域要用顶点着色而不是贴图,这样动态更自然
三、材质反着来就对了
上次给怪物做皮肤材质时,不小心把金属度调到0.8反而被夸"有创意"。现在我的材质球都是这么乱调的:
常规思路 | 蛋仔系秘方 |
粗糙度0.3-0.5 | 直接拉到0.9再加清漆效果 |
法线贴图控制细节 | 用程序化噪波制造塑料气泡感 |
凌晨三点半的突发奇想:试试把次表面散射参数调到夸张的2.5,结果做出了会发光的果冻质感,甲方当场结款。
四、骨骼绑定里的猫腻
别被那些专业教程唬住,蛋仔怪物只需要三根骨骼就能玩转:
- 主骨骼控制整体摇晃幅度
- 次级骨骼负责弹性形变
- 最后加个空物体做跟随动画的"幽灵骨骼"
关键帧一定要错开2-3帧设置,这样才有那种喝醉般的呆萌感。有次偷懒用了自动插值,结果怪物动起来像机器人军训...
窗外鸟叫了,最后分享个邪道技巧:完成模型后故意随机选择5%的顶点用随机变换工具微调,这种不完美反而会让怪物更有生命力。咖啡机好像坏了,算了...下次再聊UV拆分那些破事吧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