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本子推出时间:年你想了解它是如何在游戏界引发模仿的吗
Ti本子的推出时间与它如何改变游戏圈的“玩法规则”
周末和朋友开黑时聊到《Dota2》,老张突然拍着大腿说:“现在所有游戏都在卖通行证,这不就是抄V社十年前的作业么?”这句话突然把我拽回2013年的夏天——那年咱们熬夜等本子更新的样子,像极了等暗恋对象回消息的傻小子。
一、那些年我们追过的“小绿本”
记得第一次见到Ti本子是在大学宿舍,室友把屏幕怼到我脸上:“快看!充值能加比赛奖金!”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,这个绿色封面的小册子会成为游戏圈的“爆款制造机”。
- 2013年5月:初代勇士令状亮相,像颗深水炸弹震得玩家群炸锅
- 2014年6月:加入玩家投票选至宝功能,社区创作热情被点燃
- 2015年8月:引入赛季任务系统,我们开始自称“本子打工人”
年份 | 关键进化 | 当年奖金池 |
2013 | 基础等级系统 | $2.8M |
2014 | 玩家创作工坊接入 | $10.9M |
2015 | 赛季任务+地图皮肤 | $18.4M |
二、隔壁游戏圈的“真香现场”
2016年《守望先锋》夏季运动会,我看着那个既视感满满的挑战任务列表,转头对室友说:“暴雪也当起V社的课代表了啊。”当时我们还开玩笑说这些游戏策划肯定人手一本“Ti本子使用说明书”。
三、从“抄作业”到“搞创新”的进化史
现在去游戏展逛一圈,就跟参加Ti本子的模仿秀大赛似的。去年试玩某国产手游时,那个任务进度条的设计,简直和我Dota2库存里的三年前本子一模一样。
模仿者 | 创新点 | 上线时间 |
《堡垒之夜》 | 季票+剧情动画 | 2017 |
《APEX英雄》 | 免费通行证机制 | 2019 |
《原神》 | 大世界探索进度奖励 | 2020 |
四、玩家社区里的“自来水效应”
有次在贴吧看到个神评论:“Ti本子最狠的不是让你掏钱,是让你掏钱后还觉得自己赚了。”这话真不假,现在连手游公会的招新广告都写着“本子车队三等一,保你肝满100级”。
五、改变规则的人自己也在变
去年Ti11本子更新那天,群里炸出条语音:“好家伙,V社现在连本子都开始搞元宇宙了?”看着那个能互动的3D奖杯展示厅,突然想起十年前那个只会加经验的小绿本,莫名有种“儿子长大了”的感慨。
最近《CS:GO》更新了武器皮肤工坊,朋友边刷掉落边嘀咕:“这不就是Dota2本子那套玩家投稿模式么?”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很大声,恍惚间又回到那个吹着风扇等本子更新的夏天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