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阳节发米活动地点全指南
秋意渐浓的农历九月九,巷子口的桂花香混着糯米饭的香气飘来时,总能看到街坊邻居提着米袋往社区活动中心走。重阳节发米这个延续百年的习俗,正在各地以不同形式焕发新生。
一、老传统的新面貌
在杭州西湖边的北山街道,去年重阳节当天早上七点不到,灵隐寺山门外就排起了蜿蜒的队伍。78岁的张奶奶边搓着念珠边说:"以前只在庙里施粥,现在街道办联合粮油公司搞送米活动,我们这些腿脚不便的老人也能领到新米。"
- 城市社区: 社区服务中心/老年活动站
- 农村地区: 村委会大院/晒谷场
- 宗教场所: 寺庙斋堂/教堂前广场
二、地域特色大不同
去年重阳节在广东顺德,陈氏祠堂门前的石狮披上了红绸带,宗亲会准备了600袋丝苗米。而在哈尔滨道外区的巴洛克街区,穿着花棉袄的秧歌队边扭边给围观老人发装着五常大米的福袋。
地区 | 典型地点 | 主办单位 | 特色米种 |
北京 | 东四街道养老驿站 | 市民政局(数据来源:2023北京老龄工作白皮书) | 京西稻 |
杭州 | 灵隐寺斋堂 | 市佛教协会(数据来源:杭州日报10月24日报道) | 龙井香米 |
广州 | 陈家祠堂 | 宗亲理事会(数据来源:羊城晚报重阳节专题) | 丝苗米 |
三、这些地方最暖心
去年重阳节当天,重庆磁器口古镇的青石板路上,志愿者推着独轮车给老街坊送米。车轱辘碾过石板缝的声响,和着茶馆里飘出的川剧唱腔,成了最有味道的节日记忆。
1. 城市地标场所
上海豫园九曲桥边的湖心亭,每年都会设置临时发米点。老人们领完装在蓝印花布口袋里的崇明大米,还能凭老年证免费喝茶听评弹。
2. 特色文化街区
西安回民街的清真寺每年准备两种包装:牛皮纸袋装的是陕北小米,青花瓷罐装的是汉中香米。阿訇会亲手为80岁以上老人系上祈福红绳。
3. 现代商业综合体
深圳宝安某购物中心去年搞了个"米香换书香"活动,老人家带旧书来能换两斤有机胚芽米。结果回收的旧书堆成了小山,最后都捐给了山区小学。
秋阳透过梧桐叶在青砖地上洒下光斑,社区工作人员正往三轮车上码放米袋。远处传来老人中气十足的笑声:"今年改发小包装啦?上次领的十斤米吃到过年都没吃完呢!"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