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师游戏插画风格到底特别在哪?
凌晨3点,我第18次刷完魂土副本,突然盯着游戏加载界面发呆——这些插画明明看了一千多遍,怎么还是觉得惊艳?这破游戏策划天天挨骂,但美术组绝对在偷偷拿命换头发。
一、和风皮囊下的混血基因
很多人第一眼觉得这就是传统日式画风,其实扒开表层看,阴阳师的视觉团队在2016年就玩起了基因重组。他们主美接受《游戏人》采访时说过:"我们要做的是能全球流通的东方幻想"。
- 狩衣纹理:用赛璐璐手法处理传统服饰褶皱,但暗纹其实是Photoshop笔刷库里的"湿墨-3"效果
- 妖怪瞳孔:参考了《百鬼夜行绘卷》的眼型,却混入美漫瞳孔高光画法
- 背景渲染:京都庭院用厚涂,战斗场景反而用浮世绘平面构成
元素 | 传统和风 | 阴阳师魔改版 |
云纹 | 等距排列 | 故意做透视变形 |
樱花 | 五瓣平涂 | 带透明度的粒子效果 |
二、让你氪金的色彩心机
有次我在漫展遇到个网易外包画师,他吐槽说阴阳师的色卡规范比高考数学公式还复杂。后来我翻到他们2019年GDC演讲的会议记录,发现这套「情绪勒索配色法」真的有毒:
- SSR角色:主色相控制在5°以内(比如不知火永远是2°红)
- 战斗特效:故意让互补色纯度相差15%以上
- 结界皮肤:用#4a2513这种咖啡色打底,据测试能延长用户停留时间
最绝的是觉醒前后的色彩把戏——你以为只是换套皮肤?其实酒吞童子觉醒后,红色色相悄悄往紫色偏移了7°,这种微调会让眼睛产生"似乎更高级"的错觉。
2.1 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执念
凌晨四点我又点开图鉴,突然发现个小秘密:所有女性式神的唇色都带0.3%的蓝。问过做影视化妆的朋友才知道,这是模拟京都冬季那种冻出来的血色感。
三、动态化处理的障眼法
很多人夸静态立绘精致,其实真正的技术都在你看不见的地方。比如:
- 晴明施法时的符咒飘动,其实是AE的湍流置换效果
- 式神待机动作的头发摆动,用了骨骼绑定+物理引擎混合
- 连达摩蛋的表情变化都是逐帧手绘,不是简单的形变动画
有次更新后我盯着八百比丘尼的袖子看了半小时,那些看似随意的褶皱摆动,居然符合流体力学公式——美术组怕不是雇了物理系毕业生来画原画。
四、从同人圈反哺的进化
翻我2017年的截图包,发现早期插画还是规整的二次元比例。后来官方明显吸收了同人创作的野路子:
时期 | 人物比例 | 线条处理 |
2016 | 标准7头身 | 均匀粗细 |
2020 | 9头身+夸张手脚 | 压力感应笔触 |
现在连官方周边都在模仿同人本的画法,上次买的茨球玩偶,眼睛高光点居然故意画歪,这种"不完美感"明显是学民间大触的。
窗外天快亮了,游戏里刚好弹出每日签到。盯着今日的插画突然笑出声——这帮画师连签到界面的草稿线都懒得擦干净,但偏偏就是这种带着铅笔痕迹的任性,比那些抛光过度的竞品更让人上头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