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六下午路过奶茶店,听见老板老张正打电话:"搞了满20减8的活动,单量咋没见涨呢?"这大概是许多外卖商家共同的困惑——明明做了优惠活动,却像石子丢进深潭,连个水花都难看见。
一、社交媒体:年轻人的主战场
咱们先看组有意思的数据:95后消费者中,68%的人会通过抖音、小红书寻找新店。去年秋天,大学城附近的"熊猫炸鸡"就在抖音发起炸鸡配奶茶挑战赛,三天内视频播放量突破50万次。
1.1 微信生态闭环
朝阳区某轻食店老板娘的经验值得借鉴:
- 在朋友圈海报嵌入"分享得双倍积分"按钮
- 利用小程序弹窗推送限时秒杀
- 每月18号固定开展晒单抽锦鲤活动
1.2 短视频平台破圈
平台 | 内容方向 | 转化率 |
抖音 | 后厨制作过程 | 12.7% |
快手 | 真实吃播测评 | 9.3% |
视频号 | 优惠券裂变 | 18.2% |
二、用户评价区:藏在评分里的商机
美团最新调研显示,83%的用户会仔细阅读至少10条评价后再下单。海淀区"湘遇小厨"的运营绝招是:
- 在餐盒里放手写感谢卡
- 针对差评用户赠送神秘小菜
- 每周三整理优质UGC内容推送到店铺首页
三、社群运营:把顾客变代言人
回龙观"粥故事"的500人微信群总热闹得像菜市场:
玩法 | 参与度 | 复购提升 |
接龙免单 | 62% | 33% |
菜品投票 | 48% | 21% |
红包尾数立减 | 75% | 47% |
四、线下场景:被忽视的流量入口
望京写字楼下的麻辣烫摊位,老板在餐车上贴了张A4纸:"扫码进群,每周四免费送酸梅汤"。就这么个小动作,三个月积累了800多忠实客户。
傍晚路过老张的奶茶店,看见他在橱窗上新贴了带二维码的段子贴纸:"本店支持暗号点单,对店员说'要一杯芋泥啵啵奶茶,不要芋泥不要奶茶',立减3元"。玻璃窗上斑驳的阳光碎片,映着来来往往年轻顾客的笑脸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