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云是怎么培养企业家精神的?聊聊他的那些“秘密武器”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周末在咖啡馆听见邻桌创业者在讨论:“现在做生意的门槛越来越低,但真正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可不多。”这句话让我突然想起总穿着布鞋到处跑的马老师,他那些培养企业家的法子,还真有不少门道。

一、把商学院办在西湖边

2015年湖畔大学开学那天,马云带着学员们绕西湖走了三圈。这个被他称作“民营企业黄埔军校”的地方,和普通商学院大不一样。

1. 招生就像选武侠主角

想进湖畔得满足三个硬指标:创业三年以上、年营收超3000万、企业纳税三年。但最绝的是要找到三位保荐人,活脱脱像武侠小说里拜师学艺的架势。

  • 2019年录取率2.93%(哈佛大学5.2%)
  • 累计培养258名学员,覆盖34个行业
  • 80%学员企业实现估值翻倍

2. 上课不教PPT

柳传志来讲课带着自家公司的财务报表,程维分享滴滴生死时刻的抉择。这种“扒开伤口给人看”的教学法,比任何商业案例都来得真实。

对比项湖畔大学传统EMBA
教学方式企业家实战分享理论模型教学
考核标准企业成长实效论文答辩
学员互动终身制校友圈课程制同学会
数据来源:湖畔大学官网《2019年度教学报告》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公开数据

二、让年轻人“折腾”的舞台

记得2013年淘宝十周年晚会上,马云把话筒交给80后管理者时说:“现在是时候让更懂年轻人的人来带路了。”这句话背后藏着整套人才培养机制。

1. 内部创业大赛

阿里有个“赛马会”传统,任何员工都能带着创意参赛。当年做天猫国际的那帮年轻人,就是在这样的比赛里冒出来的。现在他们管着年交易额超千亿的业务,可谁能想到最初只是茶水间里的突发奇想。

2. 轮岗制练就多面手

在阿里做到P7级别(高级专家)以上的,必须经历至少三个不同业务线。这种刻意制造的“水土不服”,逼着人才跳出舒适区。就像把淡水鱼扔进海里,活下来的都是能适应变化的。

三、农村包围城市的另类实验

去年回老家,发现村头小卖部老板娘都在用手机看“马云乡村教师计划”的直播课。这种下沉市场的布局,藏着更深层的企业家精神培育逻辑。

  • 累计培训乡村教师10万人次
  • 覆盖云贵川等23个省份
  • 孵化出400多个乡村创业项目

云南有个90后小伙,参加培训后把自家果园做成网红打卡地。现在他带着全村搞电商,去年双十一当天就卖出20吨石榴。这种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商业智慧,可能比CBD写字楼里的更鲜活。

四、把失败当教材用

2011年阿里B2B公司欺诈事件曝光时,马云做的第一件事是让全体管理层重读《历史的教训》。这种化危机为教学案例的本事,在他处理来往对抗微信失利时再次展现——直接把团队转型做钉钉。

项目初始目标实际成果
来往社交领域突破孵化出钉钉
菜鸟网络物流基础设施日均处理包裹7亿件
达摩院前沿科技探索累计专利超3000项
数据来源:阿里巴巴集团年报(2022)、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数据

五、茶室里的传承之道

去年秋天在太极禅院偶遇马云,他正和几个年轻创业者喝茶。听他们聊的不是融资金额,而是怎么处理员工宿舍的空调维修问题。这种接地气的交流,反而藏着最实用的管理智慧。

临走时听见他说了句:“企业家精神说到底,就是永远相信明天比今天有意思。”窗外的桂花香混着龙井茶气,倒是给这句话添了几分烟火味。

马云参与的企业家精神培养有哪些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