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蛋仔派对里捏云朵的野路子指南
凌晨三点半,我第18次把刚捏好的云朵摔成一滩史莱姆状物体时,突然悟了——这玩意儿根本不能按常理出牌。官方教程里那些规整的棉花糖云都是骗人的,真正的云就该像我家楼下烧烤摊的烟雾那样自由生长。
一、云朵的物理课代表突然请假了
游戏里那个「柔软度」参数简直是个谜。调到70%时像果冻,75%就变成融化的冰淇淋,有次手滑设到68.3%反而出现了完美质感。后来发现个玄学:左手小拇指按住Alt键的同时用滚轮微调,能卡出系统没写进说明书的中间值。
- 清晨五点的云:柔软度72%+边缘锯齿3级
- 暴雨前的云:89%柔软度配0.8倍重力
- 被蛋仔撞散的云:记得勾选「破碎后残留水渍效果」
1. 颜色参数里的陷阱
你以为的白色 | 实际要调的数值 |
晴天云 | #F5F5FF + 15%环境光吸收 |
夕阳云 | #FFD89A + 强制开启体积光 |
阴天云 | #E6E6FA 但要调低饱和度 |
最坑的是「自发光」选项,开高了像LED灯,不开又死气沉沉。后来在某个玩家论坛扒到秘方:把自发光调到12%,再叠两层半透明噪点贴图,瞬间就有毛茸茸的质感了。
二、形状编辑器的隐藏玩法
官方教程只会教用球形变形,但真正的好云朵都是「橡皮泥+台风」的产物。分享几个邪道操作:
- 先用「膨胀」工具怼出肿瘤状凸起
- 切到顶点编辑模式随机删掉30%控制点
- 最后用「湍流」笔刷扫两下边缘
有次不小心把「风力影响」参数调到负值,结果得到了特别真实的被飞机尾流撕开的云,这个bug在2.3版本后居然成了正式功能。
2. 云朵也要有骨架
高级玩家会给云朵加隐形骨骼:
- 在核心位置埋3-5个动力学节点
- 把「惯性系数」调到0.7左右
- 关闭碰撞体积但开启风场交互
这样其他蛋仔撞过来时,云朵会先凹陷再像糯米糍那样慢慢回弹。测试时最好关掉音效,不然「duang~duang~」的反馈音能让你笑到手抖。
三、让云朵活过来的阴间技巧
凌晨四点的灵感最危险但也最有用。有回我边打哈欠边把「物理模拟」和「布料模拟」同时开启,得到了会自己分叉合并的云——像极了现实中被高空风吹散又聚拢的积云。
后来发现这套组合拳要配合特定参数:
- 布料张力:37%
- 空气阻力:1.4倍
- 开启「延迟形变」但关闭「弹性恢复」
存档时记得改个能看懂的名字,别像我那样存成「云FinalFinal真的Final」,结果第二天完全想不起这堆参数是干嘛的。
咖啡杯在桌上磕出第7个印记时,突然意识到最像云的云朵反而要违背所有教程。现在我的云朵存档库里都是些「被咬了一口的棉花糖」「喝醉的蒲公英」和「长毛的棉花胎」这种名字。有次把云调成89%透明放在赛道上,害得三个好友连续掉坑——这大概就是数字恶作剧的终极浪漫吧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