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暖中国活动背后的“暖心伙伴”都有谁?
上周路过社区广场,看见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在给老人派发热姜茶,大铁桶上印着"温暖中国"的标识。张大妈捧着一次性纸杯跟我说:"这些企业真是办了件大好事!"这话让我突然好奇:究竟有哪些企业在默默支持着这个持续十几年的全国性公益活动?
那些年陪我们过冬的老朋友
翻看历年的活动纪实手册,三个熟悉的名字总是如约出现:
- 中国移动 从2008年冰灾救援开始,持续提供应急通信车和爱心流量包
- 海尔集团 每年捐赠5000台以上带有防冻设计的家电
- 蒙牛乳业 累计送出280万箱"暖冬牛奶",纸箱上印着寻人启事
科技企业的暖心创意
去年在杭州的公益市集上,支付宝的"暖橱窗"让人眼前一亮。通过AR技术,流浪者扫描特定海报就能显示最近的救助站路线。据《企业社会责任》杂志披露,这个项目背后是阿里巴巴连续6年的技术支持。
赞助商 | 特色项目 | 覆盖城市 | 数据来源 |
腾讯公益 | 线上捐步数换棉被 | 全国 | 2023腾讯社会责任报告 |
京东物流 | 爱心物资专线配送 | 23个省 | 中国交通新闻网 |
字节跳动 | 失踪人口信息推送 | 重点县域 | 民政部合作备忘录 |
传统行业的温情守护
老牌国企在这件事上从不含糊。中石油的加油站变身"温暖驿站",卡车司机老李说他最记得免费提供的自热米饭上有句手写体:"吃饱了才有力气回家"。这个细节来自《央企公益案例集》里的真实记录。
让人意外的跨界组合
- 周大福捐赠的可不是首饰,而是特制防风帐篷的金属支架
- 李宁运动设计的志愿者马甲有18个口袋,方便携带各种救助物品
- 新华书店在县级网点设置的"候鸟信箱",帮留守儿童传递家书
新面孔带来的温暖惊喜
最近三年的赞助名单里多了些年轻品牌。泡泡玛特设计的公益盲盒,开出来的不是玩偶而是保暖三件套;完美日记推出的"暖心口红",每售出一支就捐出冬日护手霜。
社区王主任翻着今年的物资清单念叨:"连充电宝企业都来了,街电科技捐的那批设备,能让受助者随时联系家人。"这话让我想起上周看见的捐赠公示栏,确实多了不少科技新锐的名字。
广场上的姜茶摊开始收摊了,张大妈把纸杯整齐地叠成一摞。远处物流车正在卸货,崭新的包装箱上印着不同企业的logo,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着温暖的光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