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「活动目录的对象」:从数据访问模型看权限管理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周末在家修电脑时,我突然想到邻居老张的网吧管理系统总出权限问题——收银员能改会员等级,清洁工账号居然能删数据库。这让我联想到企业里活动目录(Active Directory)的权限设计,就像小区的门禁卡系统,发错了权限可是要出乱子的。

活动目录里究竟装了哪些「居民」?

研究活动目录的对象:活动目录的数据访问模型

打开活动目录就像翻开一本社区住户花名册,里面住着五类主要「居民」:

  • 用户账户:相当于住户身份证,记录着姓名、部门、电话号码等基本信息
  • 计算机对象:像每户人家的智能门锁,记录着IP地址、操作系统版本、加域时间
  • 安全组:类似业委会分组,把财务部、研发部等成员打包管理
  • 组织单元(OU):相当于小区里的楼栋划分,把华北分公司、华南分公司隔开管理
  • 组策略对象(GPO):就像贴在电梯里的物业管理规定,控制着密码复杂度、软件安装权限

用户对象里的隐藏彩蛋

上周帮客户做安全审计时,发现他们的用户账户里居然没填employeeID字段。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属性,在集成HR系统时可是关键钥匙。就像网购时忘记填收货地址,货到了才发现送不到。

对象类型 关键属性 常见坑点
用户账户 userPrincipalName 跨域登录失败
计算机对象 operatingSystemVersion 补丁管理遗漏
数据参考:Microsoft Active Directory Technical Guide

数据访问模型的三种「门禁方式」

去年给银行做架构优化时,他们的开发团队把生产数据库权限开给了所有测试人员。这让我想起活动目录里三种不同的门禁管理方式:

自主访问控制(DAC)

就像老式小区每家自己配钥匙,资源所有者可以随意授权。在AD中体现为:

  • 文件服务器上的右键属性→共享设置
  • 邮箱文件夹的访问权限分配

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(RBAC)

我们公司用的就是这套,把部门经理项目组长等职位打包成角色。市场部新人小李入职当天,HR在AD里勾选「市场营销组」,自动获得:

  • 共享盘/Marketing目录读写权限
  • 彩色打印机使用配额
  • CRM系统的客户查询模块

属性基访问控制(ABAC)

上个月实施的军工项目就用这个,像智能门禁会根据时间、设备类型动态调整权限。比如:

  • 工作日8:00-18:00允许访问研发文档
  • 仅限公司配发的加密笔记本访问财务系统
  • 副总裁以上职级可远程访问董事会文件
模型类型 适用场景 维护成本
DAC 小型创业团队 低(但风险高)
RBAC 中大型企业 中等
数据来源: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800-162

实际部署中的七个「生存技巧」

上季度帮客户清理权限混乱问题时,我们总结了几条血泪经验:

  • 在OU设计上采用「三明治结构」:地理区域→部门→项目组
  • 给每个GPO加上「_[用途]_YYYYMMDD」的命名规范
  • 定期运行Get-ADPermission脚本扫描异常授权

窗外的天色渐暗,电脑右下角弹出安全提醒:检测到3个未使用的服务账户。我抿了口凉掉的咖啡,开始检查这些账户的lastLogonTimestamp属性——又一个需要清理的权限死角。

关键词访问管理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