绝地求生到底是不是腾讯运营的?这事得掰开了揉碎了说
凌晨三点半,我第N次刷到知乎上这个月经问题:"绝地求生是腾讯运营吗?" 评论区永远在打架,有人说早被腾讯收购了,有人信誓旦旦说还是韩国公司管着。得,今晚这觉是别想睡了,干脆把这事彻底捋清楚。
先扔结论:现在的情况很拧巴
用我打游戏时最常说的那句话:"这玩意儿分服"。腾讯确实在运营部分版本的绝地求生,但不是你们想象中那种全面接管。就像吃鸡里的三级头,看着是个整体,其实分国际服和特供服两个世界。
版本 | 运营方 | 特点 |
PUBG国际服(Steam/主机版) | Krafton(原蓝洞) | 全球同服,充值直接走美元 |
PUBG Mobile国际版 | 腾讯光子工作室 | 海外发行的手机版 |
和平精英(国内版) | 腾讯 | 你懂的,绿色血液版 |
国际服那些事儿
2017年那会儿我在Steam上买PUBG的时候,付款对象清清楚楚写着Bluehole(蓝洞旧名)。后来这公司改组成了Krafton,但服务器该炸还是炸,祖传土豆服务器从来没变过。直到现在:
- Steam库存里的绝地求生启动时还是连韩国服务器
- 游戏里举报外挂的邮件后缀是@krafton.com
- 版本更新公告永远先发韩文再机翻英文
去年有个特别逗的事,游戏里突然冒出个腾讯系手游的广告牌,老外玩家全懵了。后来才知道是Krafton和腾讯有交叉持股,但运营权根本没移交。
国内特供版的骚操作
这里就是重灾区了。2018年腾讯确实说要代理国服,还搞了个"军事演习"的预约页面。结果呢?等到我大学室友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,这国服还是活在宣传片里。
但腾讯多精啊,转头就整出两套方案:
- 和平精英:直接拿PUBG Mobile的代码改了个"过审特供版",把击杀改成挥手绢
- PUBG Mobile中文版:国际服的汉化版本,但要走腾讯的加速器
现在国内玩家想玩正版吃鸡,基本就这俩选择。所以严格来说:
- 你在应用商店下的"吃鸡"——100%腾讯运营
- 你翻墙玩的国际服——和腾讯半毛钱关系没有
那些年我们交过的智商税
说个真实经历。去年帮表弟装游戏,他非说抖音上看到的"腾讯正版吃鸡"才是真的。下完发现是和平精英,孩子当场崩溃:"这特么击杀特效是放烟花?我要看血流成河啊!"
后来查资料才发现,腾讯在2021年财报里写过获得"PUBG Mobile在中国大陆的独家代理运营权"。注意啊,是Mobile,不是端游!这个文字游戏坑了多少人。
资本层面的弯弯绕
为什么这事这么乱?得从2017年说起。当时腾讯确实想收购蓝洞,但韩国人防着这手,最后变成:
- 腾讯持股Krafton约15.5%(2022年数据)
- PUBG Mobile的海外发行权交给腾讯
- 端游运营权死死攥在韩国人手里
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和平精英的充值活动永远比国际服多——典型的腾讯式运营。有次我对比过:
项目 | 国际服 | 和平精英 |
赛季手册价格 | 9.99美元 | 60元(首充优惠后48) |
每日登录奖励 | 100BP(游戏币) | 抽奖券+限定徽章 |
新枪皮肤上架频率 | 每月1-2款 | 每周2-3款 |
看到没?腾讯味儿都快溢出屏幕了。但你要是玩Steam版,连充值入口都藏得跟军事机密似的。
玩家最该知道的真相
凌晨五点了,说点掏心窝子的:
1. 别信那些"腾讯全面接管"的营销号,端游国际服的客服现在还是用韩式英语回邮件
2. 国内想玩原版要么忍受200ms延迟,要么等传说中的国服端游(虽然可能性跟沙漠地图下雨差不多)
3. 腾讯确实在手游领域有绝对话语权,但别指望他们能解决外挂——国际服的神仙打架比国服还凶
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个细节:去年Krafton更新反作弊系统时,公告里特别感谢了"Tencent Security Team"。你看,这关系就像吃鸡里的双排队友——各打各的枪,偶尔分个医疗包。
窗外鸟都开始叫了,最后说个冷知识:和平精英里的氪金服装,有些在国际服是免费任务奖励。这事我可不敢在腾讯论坛说,上次提了句"充值活动太密集",账号就被塞了七天抹布...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