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价活动申请:如何选对产品才能让销量翻倍?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上周三下午,我刚接完孩子放学就接到老陈的电话。这位在社区开了十年超市的老板,正对着满仓库的临期商品发愁:"明明申请了特价活动,怎么连成本价都卖不出去?"看着货架上积灰的进口饼干礼盒,我突然意识到,选品这事儿就像给鱼塘撒网——网眼大小不对,再努力也是白费。

为什么你家特价商品总在货架积灰?

特价活动申请:如何选择合适的产品

咱们在社区便利店常见到这样的场景:贴着醒目黄标的面粉和食用油总是最先空架,旁边原价298元的养生壶哪怕打五折也无人问津。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《2023零售业促销效果调查报告》,79%的特价活动失败案例都栽在选品不当这个坑里。

这些产品千万别碰

  • 过季服饰:去年流行的羊羔毛外套,今年三折都难出手
  • 技术迭代快的电子产品:上代手机型号降价反而影响新品销售
  • 保质期过半的食品:消费者对临期商品越来越警惕

五步选品法教你挑中爆款

我家楼下菜市场的张婶有套绝活:她总能在雨天把库存雨伞卖光,又在寒流来临前清空保暖袜。观察三个月后,我发现了她的选品秘诀。

第一步:看数据别靠直觉

特价活动申请:如何选择合适的产品

数据维度 优质指标 危险信号
动销率 ≥80%(数据来源:尼尔森零售监测报告2023Q2) <50%且库存周转天数>60
价格敏感度 价格每降10%销量涨15%以上 降价20%销量增幅不足5%

第二步:建立商品四象限模型

把商品按毛利贡献率销售增长率画坐标系。老陈仓库里那些高毛利但卖不动的"问题儿童",就应该放进特价区回笼资金。

这些隐藏陷阱你注意到了吗?

上个月某连锁药店的特价活动闹了笑话:他们把治疗脚气的药膏和足浴包打包促销。这种搭配不仅没提升销量,反而让顾客觉得门店不专业。

  • 警惕价格锚定效应:原价199元的保温杯卖99元,不如标价98元来得实在
  • 注意视觉污染:超过20%的商品挂黄标,特价就失去吸引力

实战案例:社区水果店的逆袭

新手店主小王最初总把卖相不好的水果做特价,结果反而坏了口碑。后来他改用"时令尝鲜价"策略,把刚到货的海南芒果提前三天特价试吃,不仅清空库存,还带动其他水果销售。

特价活动申请:如何选择合适的产品

特价区的货架开始流转起来时,我听见老陈在电话那头松了口气。他刚把积压的进口饼干换成家庭装的抽纸,这会儿正忙着补货。窗外的夕阳照在超市玻璃上,货架上的黄色价签终于不再是刺眼的滞销标记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