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开黑突然好奇:王者荣耀里的夕阳墨子到底是谁啊?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昨晚和室友五排连跪到凌晨三点,队里辅助突然锁了个墨子,ID叫"夕阳红老年手速"。这老哥全程二技能准得离谱,最后一波团战闪现接大招直接控五个,我们忍不住开麦喊"墨子大哥牛啊",结果耳机里传来个带着痰音的沙哑声音:"小伙子们,我这夕阳墨子还行吧?"

好家伙,这称呼直接给我整好奇了——夕阳墨子到底是个什么梗?趁着今天补觉醒来还有点印象,赶紧查资料捋了捋。

一、游戏里的墨子 vs 现实中的夕阳玩家

先说说墨子这英雄本身。作为王者荣耀最早批的法师/辅助,技能组其实特别适合手速跟不上的玩家:

  • 一技能带位移但不用精确瞄准
  • 二技能超远距离poke,预判比操作重要
  • 大招范围控场,放得好就是战略核武器

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中年玩家偏爱墨子。我在TapTap上扒到个2022年的调研数据:

年龄段 常用英雄Top3 场均操作频次
18-25岁 韩信/露娜/马超 320+次/局
35岁以上 墨子/张飞/嬴政 180次/局

(1)"夕阳"这个前缀的来历

王者荣耀夕阳墨子是谁啊

最早能追溯到2019年贴吧的某个热帖。楼主吐槽自己老爸用墨子打上王者,配图是个戴着老花镜的爷叔在平板上搓技能。评论区瞬间炸出几百个同类故事:

  • "我爸墨子省级牌子,但永远分不清红蓝buff"
  • "我妈玩墨子必须用iPad mini,说手机屏幕太小看不清"
  • "我家老爷子打团前要先摘假牙,说影响集中注意力"

后来"夕阳XX"就成了大龄玩家代称,就像"夕阳红旅行团"那种带着调侃的亲切感。而墨子因为操作友好+伤害可观,自然成了这个群体的代表英雄。

二、你可能不知道的夕阳墨子生态

深入挖了挖发现,这群玩家早就形成了独特的游戏方式。比如他们开发出很多邪道玩法:

  • 养生流墨子:开局跟打野说"年轻人你去反野,我中路看家"
  • 广场舞流:专门在敌方野区放大招,美其名曰"清理活动场地"
  • 老干部出装:必出冰心+魔女,聊天框常出现"注意防寒保暖"

更绝的是他们的社交习惯。有次我观战个省级墨子,发现他们开黑是这样的:

"老张你血压药吃了吗就开游戏?"
"打完这局我得接孙子放学,推快点"
"对面打野肯定是小年轻,咱们用当年游击战的打法"

(2)真实存在的夕阳墨子天花板

在NGA论坛看过个采访,有个ID叫"墨子号列车长"的62岁大爷,S22赛季用墨子单排上过巅峰赛2100分。他的秘诀特别朴实:

  • 每天只打3局,状态好就加赛1局
  • 技能瞄准用孙子送的电容笔
  • 把英雄语音当京剧听

最绝的是他手机壳背面贴着孙子写的便签:"爷爷记住二技能是往人堆里打,别老瞄着小兵"。这大概就是隔代亲情加持的战斗力吧。

三、为什么年轻人也该试试夕阳打法

别看我们笑他们手速慢,其实这种玩法藏着大智慧。有次我试着模仿老年墨子的节奏:

  • 不放无效技能(省蓝)
  • 每次回家必补状态(养生)
  • 团战站后排安全位置(惜命)

结果胜率从48%飙升到67%。后来看《王者荣耀战术演变史》才明白,这种偏运营的打法其实更接近职业赛场的思路——只不过老年人是用生活经验本能做到的。

现在遇到ID带"夕阳""退休""广场舞"的墨子玩家,我都会特别留意他们的细节:

王者荣耀夕阳墨子是谁啊

  • 永远留着闪现保命
  • 中路河道必占视野
  • 残血绝对不浪

有次问个省级墨子玩家为什么总能预判走位,他回的话让我愣了半天:"我当了一辈子火车司机,还能看不懂你们这些小年轻要往哪拐?"

凌晨四点的排位赛又听到那个熟悉的沙哑声音:"小伙子们,推完这波该睡了啊,熬夜伤肝。"水晶爆炸前最后看到的,是他墨子皮肤上闪着金光的"重阳节限定"标签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