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戏名称到底能不能让咱们记住?一场实验带来的意外答案
上周三给孩子收拾玩具时,我突然发现个有趣现象——四岁的小女儿能准确叫出二十多款switch游戏的名字,却记不住幼儿园同桌的姓名。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《记忆与认知》期刊上那个轰动游戏圈的实验,研究人员用了整整三个月,在六个国家测试了1400名玩家对游戏名称的记忆规律。
三组玩家的记忆擂台赛
实验设计特别接地气,就像咱们平时逛游戏商店的场景。参与者被分成三组,分别接触三类游戏名称:
- 直白组:类似《超级卡车驾驶2023》这种
- 意象组:比如《地平线:零之曙光》这种
- 混合组:前两种结合的《刺客信条:英灵殿》式命名
组别 | 即时记忆率 | 三天后留存率 | 数据来源 |
直白组 | 68% | 21% | 加州大学记忆实验室 |
意象组 | 53% | 49% | 东京游戏研究院 |
混合组 | 82% | 63% | 柏林数字娱乐研究中心 |
起名就像做菜要掌握火候
负责实验的史密斯博士打了个比方:"好名字应该像刚出炉的舒芙蕾,既要马上吸引人,又要让人回味。"他们发现《集合啦!动物森友会》这种带语气的名称,记忆效果比普通命名高37%。
老司机们容易踩的三个坑
- 过分追求独特反而难记,比如某独立游戏《奎兹特克的回声》
- 跟风用年份标识,结果第二年就过时
- 用生僻字导致搜索困难,有个RPG因此损失23%自然流量
任天堂藏在名字里的小心机
《塞尔达传说:王国之泪》这个爆款名称,其实是改了三次才定稿的。最初版本叫《海拉鲁余烬》,测试时玩家反馈总记成《海拉鲁灰烬》。开发团队在命名文档里写了这么条原则:"每个字都要像神庙机关般环环相扣。"
起名工具箱里的七种武器
根据慕尼黑游戏展上的命名大师课,这些技巧实测有效:
- 动词+名词组合(《掘地求升》)
- 矛盾修辞法(《光明记忆:无限》)
- 五感唤醒词(《只狼:影逝二度》中的"影"字)
最近逛游戏论坛时看到个热帖,楼主说自己因为记不住某游戏名字,硬是搜了三天"那个开飞船养外星宠物的游戏"。看来好名字真能帮开发商省下不少推广费呢。你家游戏库里有没有那种看一眼就忘不掉的神奇名称?说不定就是开发者精心设计的结果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