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者荣耀杨戬为什么叫草履虫?这外号比哮天犬还离谱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凌晨三点半,我蹲在训练营里用杨戬反复测试一技能标记时,突然想起个事儿——这英雄明明是个三眼神将,怎么在玩家嘴里就成"草履虫"了?这外号比他的哮天犬还离谱好吧!

一、这个梗到底从哪冒出来的?

查了三天论坛老帖,发现最早要追溯到2017年KPL秋季赛。当时YTG对阵AG超玩会,路西法用杨戬打出了0-7的战绩,解说憋了半天憋出一句:"这个杨戬...怎么跟草履虫似的在野区蠕动啊?"

结果第二天,贴吧就炸了:

  • "笑死,这英雄一技能跳过去就回不来"
  • "二技能横扫跟单细胞生物似的"
  • "你们发现没?杨戬走路的姿势特别像显微镜下的草履虫"

最绝的是有人做了对比图:

特征 草履虫 杨戬
移动方式 靠纤毛波浪式前进 一技能跳狗二段突进
攻击模式 碰到啥吃啥 标记到谁打谁
生存能力 遇到危险就缩 大招吸血苟命

二、为什么偏偏是杨戬?

其实王者里笨重的英雄不少,但只有杨戬被钉死在"草履虫"的耻辱柱上,主要因为这三点:

1. 技能机制太原始

这英雄2016年上线时的技能组,放到现在看简直像出土文物:

  • 一技能必须击杀目标才能刷新(现在改成助攻也行)
  • 二技能命中非英雄单位不加攻击力
  • 大招吸血量随等级成长(当初一级大招只能吸5%)

用玩家的话说:"这设计思路还停留在寒武纪吧?"

2. 位移方式太魔性

杨戬的一技能二段突进有个致命bug——会跟着目标移动轨迹飘。我实测过,如果标记正在位移的韩信,经常会出现:

  1. 第一段标记到残血小兵
  2. 小兵被防御塔打死
  3. 二段突进自动追踪到路过的庄周
  4. 然后你就莫名其妙冲进五个大汉怀里

这种不可控的位移,像极了草履虫在培养液里的布朗运动。

3. 版本更迭的牺牲品

参考《王者荣耀英雄调整年鉴》,杨戬经历过三次致命改动:

  • 2017.03:修复一技能对野怪/小兵的额外伤害(清野效率暴跌)
  • 2018.11:二技能固定控制时长(原先眩晕时间随等级成长)
  • 2020.06:大招吸血量公式重算(前期续航能力砍半)

现在你懂了吧?不是玩家非要黑他,是这英雄的机制确实停留在单细胞生物阶段。

王者荣耀杨戬为什么叫草履虫

三、职业选手怎么玩转草履虫?

虽然我们普通玩家玩杨戬像在培养皿里乱撞,但职业选手还真开发出两套邪门打法:

1. "鞭毛流"打法

QG.Fly在2021年世冠用过这套:

  • 带10隐匿+10鹰眼+10异变(极致穿透)
  • 开局买草鞋直接反野
  • 卡一技能斩杀线抢buff(二级时对野怪斩杀线是800血)

原理是利用草履虫的原始捕食本能——看见血条低于15%的生物就会自动触发狩猎反应。

2. "出芽生殖"打法

这是eStar.坦然发明的套路:

  • 抵抗鞋+反甲+不死鸟三件套
  • 专门等队友开团后进场
  • 用大招在混战中分裂吸血(真就跟草履虫无性繁殖似的)

有次赛后采访他说:"玩杨戬要学会当寄生虫,等宿主(队友)创造环境再出手。"

四、这外号到底伤不伤人?

其实玩家玩梗归玩梗,2019年杨戬胜率跌到43%时,贴吧突然冒出个神帖:《草履虫也是地球第一批消费者,请尊重远古战神》。楼主用三页数据分析证明:

  • 杨戬前四级单挑强度仍排全英雄前五
  • 二技能真实伤害对坦克的压制力
  • 大招群体吸血在特定阵容的战术价值

最骚的是结尾那句:"你们笑杨戬是草履虫,却忘了没有这些单细胞生物,根本轮不到你们人类在这打王者荣耀。"

现在每次用杨戬极限反杀后,我都会故意在全队频道发:"草履虫の逆袭"。这外号早从嘲讽变成了某种奇怪的信仰,就像你管好朋友叫"狗子"一样,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亲昵。

刚测试完最后一套出装,窗外天都亮了。手机突然震动,开黑群里弹出消息:"速来!我玩瑶你玩杨戬,草履虫配单细胞,绝配!"行吧,看来这外号一时半会是甩不掉了...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