鎏金岁月活动有没有专门的艺术表演
鎏金岁月活动:那些藏在时光里的艺术表演
最近在小区遛弯时,总听张阿姨念叨要带孙子去看"鎏金岁月"的活动。我特意上网查了查,这个由市文旅局主办的文化项目,确实在中山公园办得风生水起。不过最让我好奇的是——这些打着"复古怀旧"旗号的活动,到底有没有真材实料的艺术表演?
一、走进活动现场的惊喜发现
上周三特地请了半天假去探班,刚到公园南门就听见二胡声。顺着声音找过去,看见穿着靛蓝长衫的老艺人正在演奏《二泉映月》,周围坐着二十多个观众,有跟着打拍子的,也有偷偷抹眼泪的。
- 固定时段表演:每天10:30、15:00、19:30三个时段
- 流动式演出:评弹艺人会随机出现在茶座区
- 隐藏彩蛋:每周六下午的京剧票友擂台赛
1. 传统戏曲的现代演绎
在仿古戏台前蹲守了半小时,终于等到改编版《牡丹亭》。年轻演员用水袖结合现代舞的表现形式,把杜丽娘的"游园惊梦"演出了元宇宙既视感。旁边戴老花镜的爷爷边看边嘀咕:"现在的孩子真会玩,我这老票友都快跟不上节奏了。"
表演类型 | 传统版本 | 鎏金岁月改编版 | 数据来源 |
昆曲《牡丹亭》 | 3小时全本 | 45分钟精华版 | 《中国戏曲改编案例集》 |
苏州评弹 | 传统曲目 | 加入城市主题新编 | 市曲艺团2023年报 |
皮影戏 | 驴皮材质 | 3D投影技术 | 省非遗保护中心 |
二、比网红打卡更动人的细节
在文创摊位旁,偶然发现个戴圆框眼镜的老先生正在修补三弦琴。聊起来才知道,他是省级非遗传承人,每周四下午会来现场做乐器修复展示。"现在年轻人总说传统艺术没意思,其实他们没见到这些老伙计有多妙。"说着他轻轻拨动琴弦,流淌出的《阳春白雪》让周围拍照的游客都安静下来。
2. 你可能会错过的精彩
- 每天开园时的二十四节令鼓表演
- 旧物置换区不定期出现的即兴话剧
- 美食区老师傅的拉面杂技表演
记得那天在剪纸体验区,看见个穿汉服的小姑娘正跟着非遗传承人学剪窗花。她妈妈在旁边笑着说:"本来只是来拍照的,没想到孩子在这学了三个小时不肯走。"
三、资深文青的私房攻略
在活动当志愿者的表弟偷偷告诉我,想要观赏体验,记得带个折叠小板凳。因为那些真正精彩的表演,往往发生在官方节目单之外——比如黄昏时分,凉亭里突然响起的古琴雅集。
最近《城市文化周刊》的记者做过测试:在工作日下午3点前后,主舞台东侧的紫藤花架下,有很大概率偶遇正在排练的越剧演员。他们试新戏的时候,可比正式演出时有趣得多。
秋日的晚风带着桂花香,中山公园的灯笼次第亮起。戏台那边又传来熟悉的锣鼓点,不知道今晚是哪出好戏要开场。或许该给张阿姨回个电话,告诉她周末记得早点来占座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