葫芦娃小金刚活动中的社区反馈和改进措施
葫芦娃小金刚活动:社区反馈与优化之路
上个月在小区广场举办的葫芦娃小金刚主题活动,现在想起来还跟昨天似的。那会儿孩子们追着穿葫芦娃人偶的工作人员满场跑,大爷大妈们拿着手机拍照发朋友圈,年轻爸妈边排队领周边边聊育儿经——热闹是真热闹,可背后的故事说出来你可能不信。
活动筹备那些事儿
筹备组老王说,他们提前三个月就开始踩点:"咱们社区有37栋楼,常住人口6000多,光儿童游乐区就有三个。最后选中心广场就是图个四通八达,推婴儿车的老李头从西门过来不用绕远,住18栋的小张老师下班接娃也顺路。"
- 场地布置:用掉300米彩带、200个氦气球
- 人员配置: 8名全职+15名志愿者
- 时间安排:特意避开期末考周选在6月第二个周末
活动现场的酸甜苦辣
那天早上七点,负责签到的刘姐就发现不对劲:"领奖处队伍排得比早餐铺还长,有个穿黄裙子的小姑娘急得直跺脚——她妈说答应孩子要拿齐七兄弟贴纸,结果到中午蛇精的贴纸早发光了。"
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反馈
反馈类型 | 具体内容 | 出现频率 |
周边发放 | "葫芦藤挂件下午三点就断货" | 68次(数据来源:2023年社区活动白皮书) |
动线设计 | "涂鸦区和合影区中间要绕两个弯" | 41次 |
信息传达 | "根本不知道有葫芦娃知识竞赛" | 53次 |
社区群里的智慧结晶
活动结束当晚,社区微信群消息刷到凌晨两点。住7号楼的宝妈小林发了条长语音:"要是能搞个线上预约系统就好了,我家小宝为了集贴纸午饭都没吃踏实。"物业小陈赶紧记在本子上,第二天就联系了软件公司。
看得见的改变
- 新增三个物料补给点
- 每小时广播提示剩余奖品数量
- 关键路口设置荧光指示牌
下次活动的新模样
现在走进社区服务中心,能看到墙上贴着改进方案草图。听说下次要搞葫芦娃主题夜市,筹备组专门划出"爷爷的小卖部"怀旧摊位,还要给每个游戏点配双倍工作人员。隔壁王奶奶听说要增加方言版故事会,立马报名要当沪语讲解员。
傍晚遛弯时碰见物业经理老周,他正拿手机测试新开发的预约小程序:"您瞧,这次选角色、挑时间段都能自己定,再不会出现上次那种蛇精贴纸被抢光的情况啦。"夕阳照在他胸前的葫芦娃徽章上,那个金刚葫芦娃的造型在余晖里闪着光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