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公司下线后应如何进行市场调研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活动公司下线后,市场调研怎么做才能不掉队?

老张上周把活动公司的实体展厅关了,看着空荡荡的办公室,他蹲在马路牙子上抽了半包烟。像他这样的活动策划公司,这两年关门的可不少。但有意思的是,我认识的老王去年关了门店后,生意反而比原来好了三成。这中间的差别,就在会不会做「下线后的市场调研」。

一、为什么说关店后的调研比开业时还重要?

咱们很多老板容易陷入个误区:觉得线下店都关了,客户肯定都往线上跑。可实际情况是,去年关门的活动公司里,有62%的客户资源都流失了(数据来源: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23年度报告)。这就像搬家不通知老邻居,新地址再漂亮也白搭。

必须弄清楚的三个变化:
  • 老客户的工作邮箱换没换?
  • 竞争对手最近在推什么新套餐?
  • 行业协会的培训方向变没变?

举个实在的例子

我表姐开的婚礼策划公司,去年关店后专门盯着新人爱用的备婚APP做监测。结果发现,现在新人提前18个月就开始筹备的比例,比疫情前翻了一番。她就顺势推出了「超长筹备期专属管家」,单这一项业务就撑起了半边天。

二、线下转线上的调研工具箱

别急着买那些贵的要死的调研软件,先把这三个免费工具用明白:

工具类型 推荐工具 适用场景 数据准确度
舆情监控 百度指数 追踪行业关键词变化 ★★★☆☆
客户画像 微信投票功能 老客户需求摸底 ★★★★☆
竞品分析 天眼查专业版 对手业务动向追踪 ★★★★★

重点说说微信投票的门道

千万别直接问"您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服务",这跟问姑娘"你想吃什么"一样注定失败。要学烧烤店老板的话术:"您觉得我们之前做的周年庆活动,最让您印象深刻的是现场布置、节目编排还是餐食安排?"

三、老客户的「剩余价值」挖掘术

关店后三个月是黄金期,这个时候做客户回访,响应率能达到平时的2.3倍(数据来源:客户关系管理杂志)。但要注意这三个雷区:

  • 别用群发消息,改用带客户姓氏的语音消息
  • 避开月底财务结算期,选周三下午三点
  • 准备小礼品别选马克杯,改送电子版《活动策划避坑指南》

去年帮朋友公司做调研时发现,有个客户五年前办过宝宝宴,现在正好到孩子幼升小的关键期。我们就建议他们推出「升学主题家庭日」,结果这个客户直接签了三年服务合约。

四、藏在行业报告里的真金白银

很多同行只知道盯着自家业务看,却忽略了大环境的变化。最近中国广告协会刚出的报告显示,企业现在更愿意为能带来销售转化的活动买单,这个比例从2021年的37%涨到了现在的61%。

教你两招快速吃透行业报告:
  1. 用Ctrl+F搜索"增长率"、"趋势"、"变化"这些关键词
  2. 重点看第三章的案例分析和第五章的预测数据

实战案例解析

某家关停实体店的活动公司,在行业报告里发现「企业团建户外化」的趋势。他们就把原来的室内团队建设方案,改成「城市探索+剧本杀」的户外模式,现在光是互联网公司的订单都接不过来。

五、蹲守竞争对手的正确姿势

别光看对手官网,那都是精心打扮过的「相亲照」。要学大厂的做法:注册个新邮箱,假装客户去要报价单;参加他们办的线下活动时,重点观察签到处的客户类型。

最近发现个取巧的办法:在招聘网站盯对手的岗位要求。他们要是突然招很多线上活动执行,说明业务重心在转移;要是开始招海外留学背景的,可能要开拓高端市场了。

六、数据整理的土办法反而管用

别被那些数据分析课吓住,咱们小公司就用Excel照样玩得转。关键是要做好这三张表:

  • 客户需求关键词云图(用在线生成工具)
  • 竞争对手报价波动曲线
  • 自家服务项目热度排行榜

有个做商务会议策划的朋友,把近三年的客户反馈表都翻出来,发现客户提到「茶歇」的次数逐年上升。他们就专门研发了「主题茶歇定制服务」,现在这项业务的利润率比主业务还高15%。

七、调研结果怎么用才不浪费?

建议每个月选个「决策星期三」,把调研结果打印出来贴在会议室。我见过最聪明的做法,是某公司把客户吐槽做成「痛点扑克牌」,54个客户抱怨点对应不同解决方案,员工培训时直接拿来当教材。

说到底,关店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。就像老王常说的:「以前开门等客是守株待兔,现在做调研才是主动出击。」上周看他朋友圈,新接了个海外公司的年度活动大单,照片里那得意劲儿,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咖啡香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