泸州老窖活动广告:活动社区和居民参与
泸州老窖活动广告:当社区成为酒香弥漫的客厅
周六清晨,桂花社区的李阿姨像往常一样拎着菜篮下楼,却撞见中庭广场支起了古色古香的木质展台。身着靛蓝工作服的年轻人正往陶坛上贴"窖龄故事"标签,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酒糟香——这是泸州老窖把"移动窖池"搬进了居民区。
一、藏在晾衣绳边的酒文化课
与过往商场路演不同,这次活动特别设计了「阳台对谈」环节。工作人员带着缩小版酿酒工具,随机敲开住户家门演示拌粮、踩曲。7号楼王大爷回忆:"他们在我家厨房用电磁炉蒸高粱,跟我年轻时用土灶的手法竟分毫不差。"
- 现场窖泥体验区日均接待83人次
- 71%参与者首次接触酒糟塑形工艺
- 定制酒瓶雕刻服务预约排至两周后
社区数据里的微醺图谱
活动时段 | 上午10-12点 | 傍晚5-7点 |
人流峰值 | 亲子家庭占62% | 银发族占78% |
气味记忆点 | 晨间新粮清香 | 黄昏窖泥陈香 |
二、居民变酒使的意外收获
活动第三天出现有趣转折:12位阿姨自发组成"老窖帮帮团",用广场舞音响循环播放酿酒工序口诀。物业张主任笑道:"她们现在能准确区分单粮浓香和多粮浓香的窖池湿度要求,比某些经销商还专业。"
这种参与热情催生了社区评酒委员会,成员包含退休教师、烘焙达人和中医师。他们用生活化语言重新诠释品鉴术语:"这口酒的回甘像冰糖炖梨""后韵有晒过太阳的棉被味道"。
三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现代演绎
传统广告 | 社区活动 |
单向传播 | 阳台对谈 |
明星代言 | 邻里口碑 |
抽象文化概念 | 可触摸的窖泥 |
活动收官日恰逢重阳节,物业突然收到23份居民联名申请:希望保留展台改造成永久性的「巷子博物馆」。此刻,晨练归来的赵伯正用保温杯装着自家泡的枸杞酒,跟年轻策划师讨论如何把窖藏温度变化做成儿童科普游戏。
夕阳把酒坛的影子拉得老长,不知谁家厨房飘出爆炒辣椒的香气,和隐约酒香纠缠着爬上爬满紫藤的居民楼外墙。楼下小超市的王老板已经琢磨着要在货架增设"社区记忆款"专柜,他说这叫"近水楼台先得月"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