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问题问答互动:如何判断自己的皮肤类型
如何判断自己的皮肤类型?看完这篇你就懂了
最近闺蜜小美总跟我抱怨,新买的护肤品用了反而长闭口。我一看她梳妆台,保湿霜、控油水、祛痘精华堆得满满当当。"你都没搞清楚自己是什么肤质,这不乱花钱嘛!"我一句话点醒了她。今天咱们就来说说,怎么像老中医把脉似的,准确判断自己的皮肤类型。
一、皮肤类型自测基础课
皮肤科医生普遍把皮肤分成5大类:中性、油性、干性、混合性、敏感性。你可能不知道,咱们的皮肤类型会随着季节、年龄甚至荷尔蒙变化而改变。去年还是大油皮,今年可能就变成混干皮了。
1. 观察法:最原始的判断方式
早上起床别急着洗脸,拿张吸油纸在T区(额头+鼻子)和U区(两颊+下巴)各按5秒:
- 全脸都油 → 油性皮肤
- T区油U区干 → 混合皮肤
- 基本没油光 → 中性或干性
皮肤类型 | 早晨状态 | 上妆情况 | 换季反应 |
---|---|---|---|
油性 | 全脸反光 | 中午脱妆 | 容易爆痘 |
干性 | 紧绷起皮 | 卡粉严重 | 泛红刺痛 |
混合性 | T区油两颊干 | 局部脱妆 | 分区问题 |
2. 洗脸测试法
用温和的氨基酸洗面奶清洁后,什么护肤品都别擦:
- 30分钟全脸紧绷 → 干性
- 1小时后T区出油 → 混合性
- 2小时仍无油光 → 中性
二、进阶判断技巧
我表姐之前总说自己是大油皮,结果去三甲医院做皮肤镜检查,才发现是外油内干的敏感肌。这里教大家几个专业检测法:
1. 纸巾按压法
下午3点用干净纸巾轻压面部:
- 整张纸透明 → 油性皮肤
- 只有T区部位透明 → 混合皮肤
- 基本无油渍 → 干性皮肤
2. 护肤品吸收测试
取1元硬币大小的乳液:
- 5分钟全吸收 → 干性
- 15分钟还浮在表面 → 油性
- T区吸收快U区慢 → 混合
三、特殊皮肤状况辨别
我同事小林总抱怨自己"城墙皮",结果有次晒伤后修复三个月才好。这些容易混淆的情况要注意:
1. 敏感肌 vs 过敏肌
敏感肌是常态,过敏是突发。如果经常出现灼热感、红血丝,就算用婴儿护肤品也刺痛,八成是敏感肌。
2. 外油内干真相
这其实是皮肤屏障受损的表现,别被表面油光骗了。这类皮肤要避开含酒精的控油产品,选择神经酰胺类修护产品。
四、日常护理重点提醒
判断清楚肤质后,给大家划几个重点:
- 油皮别过度清洁,氨基酸洁面+定期泥膜足够
- 干皮早晨可用清水洗脸,面霜要够滋润
- 混合皮记得分区护理,T区和U区用不同产品
记得三个月重新测试一次肤质,特别是换季时节。上次帮老妈测试才发现,她更年期后居然从干皮变成了混油皮。现在她跟着我用清爽型护肤品,闭口问题好多了。
要是自己实在判断不准,可以去三甲医院做个皮肤油脂分泌检测(费用大概80-150元)。最后提醒大家,肤质没有好坏之分,就像有的人爱吃辣有的人怕烫嘴,找到适合自己的护理方式最重要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