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市结账时送的购物袋 竟然藏着这么多门道?
上周在楼下便利店买牛奶,结账时收银员突然递给我一包湿巾。我正纳闷呢,她笑着说:"满38元送的防疫套装,您刚好凑够了。"这让我突然意识到,原来赠品活动早就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了。
一、那些让人忍不住多买两件的赠品花样
街角奶茶店第二杯半价的招牌总在眼前晃,连小区门口的药店都开始搞"买维生素送泡脚包"。现在的商家啊,可比我们会算账多了。
1. 满额赠品:凑单的推手
记得去年双十一,为了凑够某品牌300元的电动牙刷赠品,我硬是加购了三盒替换刷头。这种"差20元就能得"的魔力,让多少人的购物车平白多出几件商品。
- 服装店常见的"满999送真丝眼罩"
- 母婴店"消费满588任选玩具"
- 家电卖场"买冰箱送电饭煲"
2. 买赠捆绑:让人无法拒绝的套餐
楼下新开的火锅店特别有意思,锅底费直接包含六份小菜。这种"看似免费实则打包"的玩法,既避免了顾客觉得锅底太贵,又保证了客单价。
行业 | 典型案例 | 转化率提升 |
餐饮 | 点主食送例汤 | 23%(据《餐饮营销白皮书》) |
美妆 | 买精华送同系列小样 | 31%复购率提升(艾瑞咨询数据) |
二、藏在赠品里的心理学套路
商场化妆品柜台总爱送试用装,这招实在高明。上周我收到某大牌粉底液小样,用着顺手就直接去专柜买了正装。这种先尝后买的招数,比直接打折管用多了。
1. 季节限定款:制造稀缺感
去年中秋节前,某咖啡品牌推出买月饼送桂花拿铁的活动。那杯带着秋日香气的赠饮,让我后来每次路过都忍不住进去买杯咖啡。
2. 跨界联名:1+1>2的魔法
最近很火的便利店联名活动,买泡面送动漫周边卡片。同事为了集齐整套卡片,连续两周午餐都在吃同款泡面。
三、这些赠品陷阱可要当心
小区里经常能看到"充值5000送平衡车"的理发店广告。但上个月突然关门,好多邻居的储值卡都打了水漂。这种高额预存赠品,可得擦亮眼睛看清楚。
- 注意赠品质量三包期限
- 警惕需要额外支付运费的"免费"
- 小心捆绑消费的隐形条款
路过面包店时,看见刚出炉的菠萝包旁边立着"买二送一"的牌子。暖黄的灯光照在酥皮上,空气里都是甜甜的香气。也许这就是赠品活动的魅力,总在不经意间,让人心甘情愿地多带一件回家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