躲猫猫和第五人格哪个先出?捋一捋这两个游戏的时空线
凌晨3点,我盯着屏幕右下角的电量提示,突然想到前几天朋友争论的问题:"躲猫猫和第五人格哪个更早出现?"这问题乍看简单,但真要掰扯清楚,还得从两种完全不同的游戏形态说起。
先说结论:躲猫猫早太多了
要是严格按电子游戏来算,躲猫猫玩法比第五人格早了至少15年。但要是较真起来,这就像比较"跳绳和健身环哪个发明得更早"——根本是不同维度的东西。
先列个时间轴感受下:
- 躲猫猫(现实版):公元前就有,人类最古老的儿童游戏之一
- 电子游戏躲猫猫模组:2003年《半条命》的"捉迷藏模组"算是鼻祖
- 第五人格:2018年4月网易正式公测
现实中的躲猫猫有多古老?
在希腊出土的公元前5世纪陶罐上,就画着小孩玩捉迷藏的图案。《诗经·邶风》里"乃生女子...载弄之瓦"的"弄"字,汉代学者解释就是捉迷藏。日本平安时代的《源氏物语》里,贵族小孩玩"隠れん坊"(躲猫猫)的场景写了三页纸。
文明 | 记载时间 | 名称 |
古希腊 | 公元前400年 | Apodidraskinda |
古中国 | 公元前6世纪 | 藏钩/捉迷藏 |
日本 | 公元11世纪 | 隠れん坊 |
电子游戏里的分水岭
2003年真是神奇的一年。《半条命》玩家搞出了史上第一个电子躲猫猫模组,规则特别原始:当"鬼"的玩家变成桌椅板凳,躲藏方要找出这些伪装物。当时网吧里经常能看到有人对着垃圾桶开枪,场面特别魔幻。
后来《CS》《魔兽争霸3》都出过躲猫猫地图,但真正把玩法定型的是2014年的《Garry's Mod》躲猫猫模式。这时候的规则已经很接近现在理解的电子躲猫猫了:
- 躲藏方可以变成任何场景物品
- 追捕方有有限时间寻找
- 加入变身冷却时间和侦查技能
反观《第五人格》,虽然也有不对称对抗要素,但核心其实是"杀鸡like"玩法(这个类型名字来自《黎明杀机》)。2016年《黎明杀机》火了之后,网易在2017年就开始测试《第五人格》,但版号拖到2018年才拿到。
为什么总有人搞混这两个游戏?
我翻贴吧老帖时发现,2018年好多人在问"第五人格是不是躲猫猫游戏"。其实误会点在于:
- 都有"躲藏"要素
- 都是一对多不对称对抗
- 早期第五人格的庄园画风确实像某些躲猫猫地图
但玩过就知道差别很大。举个栗子,躲猫猫游戏里你变成台灯后就不能动了,而第五人格的求生者始终是人形,要修机、溜监管者,策略深度完全不一样。
那些年我们玩过的变种
写到这里突然想起,2015年左右出现过一批缝合怪游戏,试图把躲猫猫和杀鸡玩法结合。记得有款叫《Prop Hunt: Survival》的独立游戏,既要找伪装成道具的玩家,又要修发电机逃生,结果因为平衡性太烂三个月就停服了。
手机端还有个冷门时间点:2016年《躲猫猫大作战》手游比《第五人格》早了两年登陆App Store,但画风是卡通方块人。这游戏后来被戏称为"第五人格幼儿园版",其实玩法更接近传统的Gmod躲猫猫。
凌晨4点23分,窗外开始有鸟叫了。最后说个冷知识:《第五人格》最初立项时内部代号叫"幽灵",而躲猫猫玩法在steam上最早被归类为"Prop Hunt"(道具狩猎)。这两个名字倒是意外道出了本质区别——一个是恐怖逃生,一个是欢乐捉迷藏。
咖啡已经喝到第三杯,突然意识到当年在《半条命》里对着花盆扫射的毛头小子,现在都该有孩子了吧。要是给10后小朋友解释"为什么爸爸说的躲猫猫和手机里的不一样",估计又是个漫长的故事...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