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测试SKS伤害数据 结果让我睡不着了
凌晨3点23分,我第17次被沙漠地图的SKS爆头击杀后,终于忍不住摔了鼠标。这破枪到底什么伤害数值?为什么我打人像刮痧,别人打我像开挂?干脆爬起来开了训练场,边啃泡面边做了个通宵测试...
基础伤害:那些游戏里没告诉你的细节
官方数据写着SKS单发伤害53,但实际测试发现这个数字会骗人。子弹飞行超过300米后伤害开始衰减,具体数值是这样的:
射击距离 | 头部伤害 | 身体伤害 |
0-100米 | 98.8 | 53.2 |
100-200米 | 94.5 | 51.7 |
200-300米 | 89.3 | 49.1 |
300+米 | 82.6 | 45.4 |
看到没?超过300米后爆头都秒不了无甲目标,这解释了我为什么总差一丝血打不死人。测试时还发现个玄学设定——子弹下坠不影响伤害计算,但命中手臂和腿部的伤害要打八折。
护甲穿透:三级头噩梦名不虚传
凌晨4点半,泡面汤都凉了。测试完裸装伤害,该上护甲了。SKS最恐怖的地方在于:
- 打爆三级头只需要2枪(98.8×0.45=44.46×2=88.92>80)
- 打二级甲身体4枪必死(53.2×0.6=31.92×4=127.68>100)
- 但打三级甲需要5枪,这就是为什么决赛圈要换枪
有个冷知识:护甲耐久度不影响单次伤害。就算只剩1耐久的三级头,第一枪还是按满耐久计算减伤。这个机制坑了我至少三把鸡...
不同护甲下的击杀效率
护甲类型 | 爆头击杀所需枪数 | 身体击杀所需枪数 |
无甲 | 1 | 2 |
一级套 | 2 | 3 |
二级套 | 2 | 4 |
三级套 | 3 | 5 |
配件玄学:托腮板真不是心理作用
天快亮时测试配件影响,发现轻型握把反而降低单发伤害稳定性。具体表现为:
- 垂直后坐力恢复速度加快0.3秒
- 但水平晃动幅度增加15%
- 连续射击时第5发子弹必定右偏
最离谱的是补偿器,装上后单发伤害波动范围从±1.2变成±0.8。这意味着10枪里可能少打8点伤害,足够让对手残血逃跑。我现在理解那些主播为什么死也不装消焰器了...
实战技巧:那些主播不会说的细节
窗外鸟开始叫了,最后分享几个用血泪换来的经验:
- 打移动靶要瞄前半步:SKS子弹初速800m/s,100米外移动目标要提前0.12秒开枪
- 决赛圈换弹癌会死:20发子弹足够放倒两队,别在掩体后习惯性换弹
- 趴射时枪口上台幅度比站姿大17%,这个数据训练场都测不出来
测试完所有数据,太阳已经照到显示器上了。最后看了眼steam游戏时间——这周又打了43小时,该去睡会儿了。下次再被人用SKS秒杀,至少知道是怎么死的...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