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者荣耀背后的男人:从网吧少年到国民游戏之父
凌晨三点,我盯着电脑屏幕第N次被队友坑输的时候,突然特别好奇——这游戏到底是谁搞出来的?顺手查了资料才发现,王者荣耀的诞生故事比游戏里的逆风翻盘还精彩。
一、腾讯游戏的"印钞机"是怎么炼成的
说起王者荣耀的出品方,稍微玩过游戏的人都知道是腾讯天美工作室群。但要说清楚它的来龙去脉,得先捋明白腾讯游戏这个庞然大物的组织架构:
- 四大工作室群:天美、光子、魔方、北极光
- 二十多个工作室:像独立创业公司一样互相竞争
- 养蛊式开发:同一个类型可能好几个团队同时做
天美工作室群的前身是2008年成立的腾讯量子工作室,后来合并了其他几个工作室改名叫天美艺游。你可能玩过他们的其他作品——天天酷跑、天天爱消除这些轻度手游,都是他们早期的试水之作。
二、关键人物:姚晓光的游戏人生
真正让天美脱胎换骨的,是个戴着黑框眼镜的70后——姚晓光。这哥们的人生轨迹简直就是游戏行业的活化石:
1998年 | 在大学机房偷偷做游戏 |
2001年 | 加入初创公司开发《梦幻西游》原型 |
2006年 | 被腾讯挖来做《QQ飞车》 |
2014年 | 接手天美工作室群 |
据说他有个外号叫"腾讯游戏救火队长",哪个项目要黄了就派他去。2015年他带着团队在成都封闭开发,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内部代号"英雄战迹"的MOBA手游,后来会改名叫王者荣耀。
1. 那些不为人知的开发秘辛
早期版本其实烂得离谱——英雄只能带两个技能,地图小得像厕所隔间。测试时玩家骂得最狠的一句是:"这玩意也配叫MOBA?"
团队硬是顶着压力做了几个关键改动:
- 把3V3改成5V5(现在看这不是常识吗)
- 加入迷雾战争模式(后来删了)
- 把补刀机制简化(手残党福音)
三、从被嫌弃到国民游戏的逆袭
2015年11月公测时,数据惨到运营想关服。转折点是2016年春节,他们搞了个猴年限定皮肤,突然就爆了。后来团队复盘才发现:
- 学生放寒假没事干
- 4G网络开始普及
- 智能手机性能跟上了
最魔幻的是2017年,人民日报发文批评王者荣耀歪曲历史,结果反而让更多家长知道了这游戏——熊孩子们理直气壮地说:"我们老师都玩!"
2. 你可能不知道的数据
日活跃用户 | 1亿(相当于德国总人口) |
英雄数量 | 112个(2023年数据) |
最贵皮肤 | 武则天·倪克斯神谕(抽满要2000块) |
写到这里看了眼手机,发现游戏更新了1.8G——得,今晚又不用睡了。不过话说回来,要不是当年姚晓光坚持要做移动端MOBA,现在通勤路上我们可能还在玩消消乐呢。
(突然想到个冷知识:天美工作室的logo其实是TM两个字母变形,意思是"天美"也是"Timi"——就是每次登录游戏那个萌妹子的声音。这彩蛋埋得够深的...)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