麦当劳联动活动经验分享:从策划到落地的真实记录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每次看到麦当劳出新品,总忍不住想去试试——但真正让我变成"麦门信徒"的,是他们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联动活动。记得去年和小黄人的联名套餐,硬是让办公室95后小姑娘们连续吃了三天儿童餐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些让人上头的联动活动到底藏着什么门道。

一、那些年让我们掏空钱包的经典案例

麦当劳的联动策划团队绝对算得上业界劳模。光2023年就在国内推出过12次大型联动,平均每月都有新花样。上周路过公司楼下的甜品站,看见穿汉服的小姐姐们排着队买「故宫联名麦旋风」,恍惚间还以为穿越到了某个漫展现场。

联动对象 活动周期 核心产品 销售额增幅 数据来源
全职高手(2022) 21天 主题套餐 +37% 麦当劳2022年报
小黄人(2023) 28天 儿童餐玩具 +52% 艾瑞咨询报告
故宫文化(2023) 14天 限定甜品 +41% 尼尔森市场监测

1. 动漫IP的降维打击

要说最懂年轻人的还是《全职高手》那次联动。当时每个套餐里随机赠送的角色卡,硬是把汉堡变成了「抽卡游戏」。同事小王为了集齐全套,连续两周午饭都吃巨无霸,最后还差张叶修卡差点把点餐机拆了。

2. 文化符号的破圈尝试

故宫联名那次真是绝了,把麦旋风做成青花瓷造型,甜品站小姐姐的明朝宫女装扮直接火出圈。记得活动首日,我们写字楼的白领们午休时间全在讨论哪个口红色号配襦裙更好看。

二、藏在汉堡盒里的运营心机

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麦当劳每次联动都有套固定打法。先说那个「三段式饥饿营销」:

  • 预告期:提前10天在抖音放概念视频,点赞过百万才解锁套餐
  • 爆发期:前三天限定门店发放实体周边,小红书立马被打卡照刷屏
  • 长尾期:结束后在闲鱼开放官方二手交易,让溢价周边继续炒热度

上次宝可梦卡牌活动就是个典型。预售阶段搞了个AR小游戏,手机扫描汉堡盒能捕捉虚拟精灵。结果活动还没正式开始,微博上捕捉麦旋风精灵的话题已经冲到热搜第8。

麦当劳联动活动经验分享

1. 套餐设计的隐藏公式

他们家的联名套餐永远包含三个要素:

  • 1款经典产品(保证基础销量)
  • 1款限定新品(制造话题点)
  • 1个随机周边(刺激复购率)

拿《魔道祖师》联名来说,把薯条盒做成「随便」琴的造型,吃完都舍不得扔包装。听说二手市场那个蓝忘机主题的咖啡杯,最高被炒到188块一个。

2. 线上线下组合拳

最近发现的骚操作是「到店扫码解锁数字藏品」。上周买了个Hello Kitty套餐,扫包装二维码居然拿到个限定版NFT,虽然不知道有啥用,但发朋友圈显摆是真的香。

三、你可能没注意到的魔鬼细节

有次和做快消的朋友聊起,他说麦当劳的联动物料都是「三小时寿命设计」——既要让人拍照好看,又要快速降解不污染环境。想想那些精致的主题包装,确实拍完照就失去存在价值,这种环保小心机值得点个赞。

再说个冷知识:每次大型联动前,他们会派神秘顾客去高校周边店测试。上次皮卡丘活动时,大学生们反馈晚上十点后客流大,于是特意把发光主题杯的供应时间延长到凌晨两点。

四、顾客们用真金白银投的票

在知乎看过个神评论:「麦当劳联动就像开盲盒,明知道可能会踩雷,但每次新活动出来还是忍不住想试试。」这话真不假,看看他们会员系统的数据:

  • 联动期间日均活跃用户提升62%
  • 周边兑换页面的停留时长增加3.4倍
  • 小程序分享率暴涨178%

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专门研究这个,他说麦当劳最牛的是把「快餐消费」变成了「社交货币」。上次海绵宝宝联名时,朋友圈里晒玩具的比晒包包的人还多,这事儿本身就很有传播学研究价值。

写到这里,手机突然弹出麦当劳的推送——新的三丽鸥联动又要开始了。看着那个美乐蒂主题的汉堡包装,突然理解为什么人家能年年拿「营销案例奖」了。要说还有什么建议,可能就是希望多出点男性向的联名吧,毕竟收集玩具的宅男们,钱包也是鼓鼓的呢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