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播活动合同中的权利与义务如何界定?这些细节千万别马虎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老张上周找我喝酒,说刚谈崩了一个直播带货的合作。原本说好给某品牌做三场直播,结果对方临时要求加两场却不提分成调整。这事儿让我想到,现在直播行业的合同纠纷真不少见,咱们今天就聊聊怎么在合同里把权利义务掰扯清楚。

一、合同里的"三原色":主体、标的、期限

直播活动合同中的权利与义务如何界定

去年某MCN机构就吃过亏,签合同时没写清楚主播真名,结果人家用艺名跳槽到竞品平台。记住这三个基本要素:

  • 甲方乙方实名制(带身份证号/营业执照号)
  • 直播形式要精确到分钟(是纯口播还是包含才艺展示)
  • 时间条款得精确到秒(比如开播延迟超15分钟算违约)

1.1 主体信息要像查户口

见过最夸张的案例,某商家同时签了"李佳琦"和"李嘉琪",结果发现两个都是艺名。建议在合同里加个身份证复印件附件,比公证处证明还管用。

二、权利就像蛋糕,切法决定成败

条款类型 主播权利 商家义务 法律依据
内容创作 脚本最终决定权 提前5个工作日提品资料 《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》第8条
收益分配 保底+佣金双重保障 次月10日前完成结算 《民法典》第509条
知识产权 直播回放使用权 不得擅自剪辑直播片段 《著作权法》第12条

2.1 那些年踩过的坑

去年双十一有个案例,主播在直播时顺口说了句"这面膜比我昨天用的某大牌还好",结果被市场监管部门罚了20万。现在我们在合同里都会特别注明:禁用绝对化用语条款

三、义务清单要像超市小票

  • 设备准备:谁出补光灯?场地网速多少兆?
  • 危机处理:产品突发质量问题怎么应对?
  • 数据保密:直播间的用户画像能不能二次利用?

记得某食品商家因为没提前告知主播产品含致敏成分,直播时主播当场过敏送医。现在专业的合同都会要求商家提供产品成分法律声明书

直播活动合同中的权利与义务如何界定

四、违约条款不是摆设

去年某顶流主播停播事件给行业敲了警钟。现在成熟的合同会区分:

  • 轻度违约(迟到早退)扣当天收益的30%
  • 重大违约(无故停播)要承担前期投入的150%
  • 根本违约(跳槽竞品)直接启动竞业限制

4.1 不可抗力别想当然

疫情那会儿有个典型案例,主播小区被封说是不可抗力,结果法院发现他明明可以居家直播。现在合同里会明确:不可抗力必须出具街道级证明文件

五、补充协议要像病历本

去年帮某服装品牌处理纠纷,发现他们和主播口头约定了退货率考核,结果法庭上根本不认。现在我们会要求所有补充条款:

  • 必须双方盖章扫描件
  • 每次修改标注版本号
  • 超过三处修改必须重签

最近在处理一个案例,主播临时要求增加互动抽奖环节,结果商家以"超出合同约定"拒绝承担奖品费用。这事儿要是提前签个补充协议,哪还用对簿公堂。

六、签字盖章的讲究

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某机构用合同专用章代替公章,结果被认定无效。建议:

  • 法人当面签字(防止代签)
  • 骑缝章要盖全
  • 电子合同必须符合《电子签名法》要求

隔壁王律师上个月接了个案子,合同最后一页被替换成空白页,要不是有签约视频作证,差点就说不清了。现在专业团队签约都会全程录像,虽然麻烦但能省去后续无数扯皮。

常见陷阱 专业解法 法律支撑
"最终解释权归甲方" 改为"双方协商解决" 《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》
"平台规则自动适用" 附件列明具体条款 《电子商务法》第32条
"未尽事宜口头约定" 书面补充协议条款 《民法典》第490条

前几天去行业交流会,听几个老板在吐槽,说现在签个直播合同比买房合同还复杂。但话说回来,越是热闹的行业,越需要白纸黑字把规矩立清楚。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,您说是这个理儿不?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