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市砍价活动中的说服技巧:让顾客主动掏腰包的实战指南
一、砍价前的三大黄金准备
老张在永辉超市干了十年促销,他总说:"好的砍价就像炖老火汤,火候不到味道就出不来。"每天早上开市前,他都会做三件事:
- 翻烂当天的特价清单,连赠品库存量都记得比自家存折清楚
- 在生鲜区转悠两圈,用手背试试蔬菜的新鲜度
- 把收银台旁边的"今日爆款"海报重新摆成45度角——这个角度最抓眼球
1.1 商品档案要背得比身份证号熟
记得上个月乐购的荔枝促销吗?李姐能准确说出每颗荔枝的品种和甜度区间,有个大妈本来只想买半斤,最后拎走了三盒还觉得自己赚了。
错误示范 | 专业话术 | 数据支撑 |
"这个洗洁精买二送一" | "您看这瓶盖设计,倒着挤都不会漏" | 《日用品消费心理学》第78页 |
"今天猪肉特价" | "今早刚到的前腿肉,肥瘦比例正好包饺子" | 农业部2023年生鲜报告 |
二、让顾客自己说服自己的魔法话术
上周在华润万家,看到个实习生把滞销的酸奶卖出去了八箱。他的秘诀就三句话:"王姐您常买的无糖款在这"、"刚好这箱明天到期"、"我帮您拆开检查下保质期"。
2.1 价格锚点的花样玩法
- 把原价标签故意留半个角不撕干净
- 在价签旁边摆同品牌高端产品
- 结账时"不小心"露出其他顾客的小票
像家乐福的熟食区,老师傅总会多切两三片试吃品。当顾客嘴唇碰到还冒热气的叉烧时,眼睛已经在找购物篮了。
三、化解僵局的四两拨千斤
常见砍价话术 | 破解心法 | 适用场景 |
"别家更便宜" | "我帮您申请个会员积分翻倍" | 家电专区 |
"就要个整数" | "刚好满88能抽奖" | 年货节期间 |
那天在大润发看到个经典案例:大妈非要抹掉两毛钱,收银员笑着说"给您换个崭新钢镚儿当财神爷"。老太太乐得又往购物车塞了包红糖。
3.1 微表情管理实战手册
- 对方摸钱包时要把计算器按得响亮点
- 顾客皱眉就立刻指向赠品区
- 听到"太贵了"要马上弯腰整理货架——这个姿势最显诚恳
四、那些年销冠们不会说的细节
沃尔玛的张组长有招绝活:给带小孩的顾客推荐商品时,会蹲到和小朋友视线齐平的高度。这个动作让他每月奶粉销量比别人多三成。
生鲜区的周阿姨更绝,她总在下午四点把蔫了的青菜喷点水,然后挂上"农家自种"的牌子。你猜怎么着?这些菜反而卖得比早上还快,因为大爷大妈觉得"刚从地里摘回来"。
收银台旁的小刘最近业绩突飞猛进,原来她发现把口香糖和避孕套摆在一起后,年轻顾客的连带购买率提高了40%。这招是从《便利店心理学》里学来的,书上说这叫"害羞商品掩护法"。
4.1 天气营销的隐藏密码
- 下雨天把雨伞和姜茶摆在一起
- 高温预警时在冰柜旁放体重秤
- 刮风天把围巾和润喉糖组合推销
隔壁菜市场的鱼贩老陈有句口头禅:"不会看天气预报的摊主不是好销售"。这话听着糙,但理儿真。上次暴雨前他提前把鲫鱼换成鲈鱼,因为知道下雨天白领会想喝点好的。
五、让顾客觉得占便宜的真实案例
看看永旺超市的骚操作:把原价199的电饭煲标成"限时特惠188",其实他们仓库里压根没进过199的货。但就因为标签上画了个大红叉,当月销量翻了两番。
更绝的是物美的鸡蛋促销策略。早上标"每人限购2斤",下午改成"会员专享3斤"。那些大妈为了多买一斤,愣是排着队办了几百张会员卡。
说到这儿想起个趣事:联华超市的熟食档口,老师傅总会故意留点油渍在包装盒上。你猜怎么着?顾客反而觉得这是"现做现卖的证明",销量比用干净盒子的竞品高出三成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