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高气爽的周末,我和老张一家子约好去慕田峪参加户外俱乐部组织的「长城寻宝赛」。出发前夜,他家闺女兴奋得睡不着觉,结果第二天差点把急救包落在车上——这让我意识到,游戏活动再有趣,安全预案也绝不能马虎。
活动前必须做足的三项功课
看着停车场里几个穿帆布鞋就想登城的小年轻,俱乐部领队王师傅直摇头:「去年箭扣段那个崴脚的小伙子,现在走路还不太利索呢。」
体能评估别逞强
- 提前两周每天进行30分钟爬楼梯训练
- 测试静息心率和运动后恢复速度
- 有慢性病史需携带医院开具的健康证明
装备清单照着收
必备装备 | 替代方案 | 风险指数 |
登山杖 | 粗树枝 | ⚠️ 易断裂风险 |
高帮登山鞋 | 普通运动鞋 | ⚠️ 滑倒风险增加40% |
急救毯 | 雨衣 | ❌ 无法维持体温 |
常见突发状况处置指南
去年金山岭段突降暴雨时,有个团队用手机闪光灯打信号,反而导致救援直升机误判位置——这事儿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
天气突变应对法
- 雷雨天气:立即寻找带避雷设施敌楼,双脚并拢蹲坐
- 突遇大风:解开背包胸带防止被吹倒,面朝城墙蹲移
- 浓雾弥漫:每5人用绳索串联,前哨持口哨按「三短三长」节奏探路
意外受伤处理流程
伤情类型 | 紧急处理 | 禁忌操作 |
关节扭伤 | 立即冷敷,弹力绷带8字包扎 | ❌ 继续行走或热敷 |
皮肤擦伤 | 生理盐水冲洗后涂抹抗生素软膏 | ❌ 用河水/纸巾擦拭 |
骨折 | 树枝+绷带制作临时夹板 | ❌ 强行复位 |
特殊地段风险提示
记得去年在司马台单边墙,有个游客为拍抖音后退取景,差点跌下悬崖。这些「网红打卡点」往往藏着致命危险。
三类高危地形识别
- 塌方区:观察城墙砖缝有无新鲜裂痕,地面有无碎砖堆积
- 陡坡段:采用「之」字形走法,重心前倾15度
- 松软路基:测试落脚点承重时记得解开背包腰带
夕阳西下时,我们顺利抵达终点。看着孩子们用捡到的城砖碎片拼出活动徽章,突然觉得做好安全预案后的户外挑战,才是真正安心的游戏体验。下次打算带爸妈来试试水关段,当然——急救包里得多备两盒速效救心丸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